close
前言
發這篇文主要是想做個紀錄,沒有考太多學校,也沒有很厲害的戰績,單純分享懶人+廢人的短期讀書衝刺方法。當初在考前焦慮的時候也參考了網路上很多人的心得,所以也希望自己的心得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文章有點長~請大家多多包涵:P
 
背景
中央資管應屆考生 系排48/105
 
準備考試時間的規劃
我於大三上便買了課程,但因活動繁忙以及自我安排的時間不佳,所以沒有確實看完這一年的課程,實際上準備起來也覺得其實從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再開始準備就好了。以下從暑假期間、大四上、寒假(考前)三個階段分別敘述我的準備過程
l 暑假期間:
  暑假是補習班面授課程正式開始,同時也是專題準備開始水深火熱的時候,其實暑假過完會覺得根本沒放到假。我的資結課程跟MIS課程都是採用面授課的方式。暑假這段時間對研究所的準備我覺得非常重要,資結老師上的非常好,而且如果是對資料結構有興趣的人,上課認真聽會真的覺得很好玩也很容易理解。我在暑假時上課幾乎都坐第一二排,上課時一定要把所有例題、跟老師上課教的內容都搞懂,有問題下課抓住老師問到懂為止,老師都會很有耐心地回答。要記住除非你之後還要上題庫班的面授班(去台北上課),不然這段時間大概是你唯一一次會見到老師了!而且這段時間對資料結構的徹底了解會讓你再接下來半年的複習相對輕鬆。
MIS的課程則是輕鬆上,就當聽故事一樣,筆記可以將老師講的重點多補充,這樣日後回來複習也會對各個名詞或觀念比較有印象。
暑假這段時間,想著反正也回不了家,所以把計概的VOD課程進度排進我自己的進度規劃,因為搭公車到補習班有點麻煩,而且專題的準備也佔據了我非常多的時間,所以我盡量妥善利用時間,若要去上課,一天幾乎都是排從早到晚。白天排計概課程,晚上接著上MIS;或是白天上資料結構、下午晚上接著上計概等等。中間休息的時間可以照自己最習慣的方式去調節,我是會先將午餐買好,不要浪費下樓吃飯的時間跟精力。
l 大四上:
大四上可能是絕大多數同學真正開始衝刺研究所的時間,但我恰恰相反。我到十月、十一月還在做專題。因為是專題的主要coding,加上十月的專題出國比賽等等,大幅的拖延我的讀書進度。所以我真正看完所有VOD(包含資料庫、計概)大概已經12月底了,出國回來後我有好長一段時間心態都調不回來,失去讀書的動力,所以雖然可以一整天都在書桌前,但到12月之前我一天實際看書的時間大概只有四、五個小時。儘管讀書非常沒有效率,但我還是基本把MIS讀完兩遍(只有順著讀過去,沒有刻意去背)、計概把重點全部手抄成筆記、資結課本讀過一遍、寫過一遍台大和交大乙組考古題。
l 寒假(考前):
今年的考試在過年後,所以其實給我們蠻多時間來準備的,我大概在寒假這段時間才開始每天狂看科技相關的新聞,主要是看IThome跟科技報橘兩個網路新聞來吸收新知,我也會把讀完的新聞用google doc整理出重點,每天睡前都會再看一下。到考前我的作息大概為八點起床、大約讀八小時的書、每天大概花兩個小時吸取新知,其他時間累了就會做別的事調節。
 
各科準備要領
l 計概:
各校的計概方向都很不一樣,多寫考古題會幫助你的重點複習方向。例如交大多考OS、政大會考網路等等。計概這門科目很多很雜,其實完全利用高點的講義複習就可以了,根本不太需要再去買別的聖經本。我個人在讀計概的時候有把重點手抄成筆記,這樣會比較有印象,而且計概這個考科在複習的時候上網查,會容易隨時需要補充。另外網路上也有很多網站有整理英文版的考古題,把各單元的考古題跟講義內容看熟,基本上就可以應付選擇題。汪老師在課程VOD裡面只教到第七章(作業系統)的前半段,但整本都要讀完,網路上很多講解,多看也能讀的懂。
我沒有買題庫班,是因為我知道自己沒有時間看完題庫班的VOD,但若能跟老師一起多做題目、多複習,應該能再考更好一點。總結來說我認為計概這一科,只要熟讀汪老師的講義七回+總複習的講義就可以了。
l 資料結構:
如果是考甲組或資結組,資結這一科就要格外重視。若考乙組或管理組,相對來講複習起來較簡單。再次強調王致強老師真的很厲害,在暑假時最好就利用可以見到他本人的機會把所有觀念都搞懂。複習時基本上高點資結那本講義看過一遍,配合計概的五六回(也是資料結構的內容)來讀,重要的程式基本概念都要能會自己憑空手寫過,各種圖(各種樹、各種圖、各種堆疊佇列等等)都要會畫,基本上就沒問題了。台大的資結題基本都會給兩題手寫,比分配很重,所以這科也不能小看,但注意台大的考古題就可以看出會考的方向了。(像我就是賭台大已經考了兩年的hash不會再考,所以沒有仔細看雜湊的內容,結果今年就中標)
l MIS:
MIS這科我認為很需要多練習,高點的老師在上課時配合題目會不斷強調各種重點觀念,也會教我們解題的技巧跟寫的方向、方法、甚至排版。基本上把講義的內容看熟,就具備回答問題的基礎知識。再來就要靠自己多練習了,多寫考古題,多吸收新知。建議可以在閱讀新聞時自己聯想一下會出什麼樣的考題,以及用什麼重點去回答,會幫助你在寫題目時的反應。注意各校的MIS考的方向也是南轅北轍,例如政大的考題較好用補習班的講義內容來回答;交大乙組的MIS考題有時候會考很多計概的東西,甚至是機器學習方法等等,較難捉摩,但寫考古題還是能大致猜測考題方向。
l 資料庫:
資料庫是很好準備的一科,重點觀念就是理解正規化觀念、SQL語法、會畫ERD圖,高點的講義都有整理的很詳細,熟讀高點講義理解觀念之後,建議可以上網找一些習題來熟練觀念。推薦w3resource這個網站,可以讓你把SQL語法練到熟透。
最近時事偏向大數據,也可以多注意nosql等大數據資料庫和分散式資料庫的觀念。
l 英文:
英文我沒有看VOD,但寫了台交政各兩年的考古題。英文其實沒什麼方向可以準備,像今年的台交政考題都比考古題簡單蠻多,雖然很多人都會忽略英文這個考科,但搞清楚你想要念的學校對英文的計分怎麼採計還是蠻重要的。考前寫兩回英文的考古題,大致知道英文考題的方向,會讓你在上場考英文的時候比較不緊張,也不會影響到後面考科的心情。切記各校的英文科考題類型都長得不一樣。
 
總結
  無論準備什麼考試,我認為別人的準備方法只能做參考,在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半年時間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真的非常重要。像我是一個記憶力非常差的人,讀書也沒辦法專注太久,所以到考前其實每天的讀書時間比大多數同學都還少,但我採用的讀書方式就是自己整理重點,而且一直反覆看,看到背起來為止。找到調節心情的方式也很重要,適時放鬆、妥善規畫進度,會讓你讀書更輕鬆。
善用補習班資源、找到自己的讀書方法,到考前都不要放棄,一定會有研究所念的!最後提醒在報考研究所的時候,有些學校的甲乙組或資結/管理組是會對之後的課程有差的,也會對找老師的部分有影響,所以除了考量自己擅長的考科之外,也要留意這些對之後入學的影響。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osekuoyh 的頭像
    rosekuoyh

    RK札記

    rosekuo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